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城市框架越來越大,人口不斷增加,城市污水、污泥量也日益俱增,污水、污泥處理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面臨的重要問題。據環境保護部有關規劃,未來10年我國將新建上千座污水處理廠,污泥產量大增將成為未來急需處理的難題。污泥問題已得到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
中科院環保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新聞發布會日前在青島舉行,中國科學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污水處理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技術水平和創新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污水處理工程結構技術實現了傳統污水處理中厭氧、缺氧、好氧三池合一,生化過程在一個池內完成;新型無機—有機復合膜制備技術;以高度智能化為特點的遠程控制系統技術。
目前有關單位已經在山東省膠州市部分生活污水處理站完成技術示范。經檢測,出水水質達到山東省相關標準要求,并較好解決了我國第一代污水處理技術(傳統活性污泥法)占地大、出水水質不穩定,以及第二代污水處理技術(常規MBR污水處理工藝)膜材料價格高、壽命低和工程投資大、能耗高等問題。
中厚機械集團成熟的污泥“脫水-干化-焚燒”處理工藝得到應用(污泥處理生產線)。污泥經壓濾機脫水后進入回轉窯焚燒后,污泥體積減少為原來的10%以下,實現污泥最徹底的減量化和無害化。回轉窯焚燒產物為穩定的惰性灰渣,能作為免燒磚、水泥等建材的原材料,進一步實現污泥資源化。




